近期,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盲教育部组织了新教师过关课的活动,五位新入职的老师在视障教育的讲台上初次展示,他们落落大方,教学过程可圈可点,以严谨、钻研的姿态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此次活动五位老师集中在两天的时间完成了授课,但从前期的准备、自己的初次试课、后来的组内教研、再到复盘与改进,直至部门内的展示经历了近三个星期的打磨。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五位老师的授课涉及语文、英语、音乐三门学科,教学对象从一年级的小豆豆跨越至职一年级的朝气少年。他们从学科内容着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视障孩子的身心特点实施教学,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三人同行 左右为师
组内研讨阶段,老师们针对新教师的授课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不虚夸、不溢美,呈现了客观严谨、积极热烈的研究氛围。而青年教师也通过这样的打磨过程,深入了解学习主体的特殊性,学会在遵循学科特性的基础上适当的使用技术手段、教学策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第三阶段,五位老师进行了部门内的再一次展示交流,抛却学科的壁垒,不同的学科的老师互相听,互相学。同教一年级的李佩莹、刘静两位老师就从彼此的课堂上了解了同一群孩子的不同认知面,也启发了彼此的教学。此外不同学科的老师来听课,他们的建议有时别具一格,不囿于学科,似从另一处打开一扇窗。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到一个学校听一个历史教师的公开课,他觉得这个历史教师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就去和这位历史教师交谈。他说:“我请教你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备出这样一节课的呢?”这个历史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为人师者,教学乃根本。而不断地备课、磨课是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更有趣的最好途径。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相信这些年轻的教师们定会不断探索,一往无前,在未来的日子里成长为特殊教育的中坚力量!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