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广东招生网

客服
招生网 > 高考招生 > 广东高考招生 > 广东分数线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在广东高考61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广东高考610分能上的大学

日期:2023-12-25 10:56

高考考试对于每一个省份而言,都有其独立的考试内容和标准,每年的命题也都不尽相同,分数线各个省份也不一样。那么广东高考610分能排名多少?广东高考610分能上的大学有哪些呢?邦博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在广东高考61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和广东高考610分能上的大学(2024)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广东高考61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广东高考610分能上的大学

一:在广东高考61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610分在广东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3年广东高考610分排名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9898-20481名,同分人数584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71分(本科批439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4%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162-2263名,同分人数102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77分(本科批433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9%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2023年广东高考本科批为物理类439分、历史类433分。若是物理类考生,广东省61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若是历史类考生,广东省610分也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2年广东高考610分排名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5056-15634名,同分人数579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65分(本科批445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5%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887-942名,同分人数56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73分(本科批437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9%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3、2021年广东高考610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828-1916名,同分人数89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62分(本科批448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9%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7047-17588名,同分人数542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78分(本科批432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5%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二:广东高考610分能上的大学

1、历史类

2024年广东历史类6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广州中医药大学(最低609分),深圳大学(最低601分),深圳大学(最低602分),华南理工大学(最低603分),暨南大学(最低609分)。

省外:华东理工大学(最低602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606分),北京交通大学(最低602分),中央民族大学(最低605分),吉林大学(最低607分)。

2、物理类

2024年广东物理类6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广州中医药大学(最低609分),暨南大学(最低601分),深圳大学(最低609分),深圳大学(最低602分),深圳大学(最低602分)。

省外:中国海洋大学(最低610分),中国海洋大学(最低604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600分),吉林大学(最低609分),吉林大学(最低609分)。

附:广东高考610分院校推荐

暨南大学

2023年暨南大学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92分(本科)、物理类586分(本科)。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114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近5年,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4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2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四位,202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现有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省部协同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院)等国家级文科平台,有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10多个省级研究平台;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130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