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9月27日,在我院人文素养教研室开展的“‘我们的节日’‘诵写’中秋情”活动中 ,通过传统习俗趣味知识竞赛、诵读诗词以及“拼贴诗”创作等形式,让同学们与经典诗词相遇,用纸笔书写深情。在活动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的力量。
“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以下哪个不是跟中秋节有关的传说?”“以下哪句诗词与中秋节无关?”师生在中秋节趣味知识竞赛中,随着一道道传统文化常识题,唤醒节日背后的文化记忆;在《水调歌头》《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等经典诗篇的朗读声中,抒发着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在“拼贴诗”诗歌创意性制作活动中,一两张有文字的纸张,剪刀、胶棒,剪下,打乱排列,重组……赋予文字新的生命,在熟悉事物中发现艺术之美,体会生活之美。
“写中秋的诗词有很多,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何等的旷达。” “通过‘拼贴诗’这个活动,我突然发觉原来生活中那些被我们随意处置的废纸中,也蕴含着诗意,中国的文字和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活动中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所思所感,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握紧先人的“接力棒”,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奉献青春力量。
据悉,该院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浸润中,构建了《茶艺与茶文化》《剪纸》《书法》三门传统文化素养课程;《经典诵读与写作》《文学素养》《中国文化概论》三门文学素养课程和《大学美育》《普通话》《法治素养》三门艺术素养课程,形成了“3+3+3”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学院致力于将唯美教育、幸福教育的理念贯穿在体验式教育教学情境之中,通过开展“主题诗会”、“红色诗词朗诵”、“剪纸话初心”等主题实践活动,实现美育课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中秋诗会”诵读“中秋”主题诗歌
学生利用旧报纸、杂志和传单等创作“拼贴诗”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