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运动爆发,无数中国志愿军怀抱着崇高的理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血泪与生命谱写了一首人类勇气的赞歌。1951年,一个12岁的瘦弱的湖南少年,在自己的学校——宁乡师范附中的昏黄灯光下,眼含热泪地读着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上归来后,写下的那篇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被战士们不惧牺牲、不畏死亡的勇气所震撼,也为他们付出的牺牲而倍感心痛。也正是在那一刻,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少年的心中悄然埋下,那便是要为祖国军事力量的强盛而奋斗终生。
他便是我们今天要记录的主人公,宁乡师范的优秀校友,“两弹一星”幕后功臣,红旗一号导弹研发者之一的彭海蛟。
初心的种子
任何伟大的功业都源自于一颗小小的初心,任何傲人的成就都源自于一股不变的坚持。让我们沿着时间的河流,回到72年前的那个夜晚,那时的彭海蛟还只是一名从家乡益阳,孤身来到宁乡师范求学的普通学生。在宁师学习和生活的日子里,他心中那颗信念的种子渐渐有了更加鲜明的成长轮廓,责任与担当的教育理念浸润着他的心灵,而全面发展的教学则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在宁师和谐的校园气氛中结识了许多好友,以及日后将以夫人的身份陪伴共同走过漫长人生的樊春华。
在宁师的刻苦学习让彭海蛟在学业和素养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城的市一中,紧接着又考上了位于首都的北京工学院。
在戈壁沙漠成长
1956年,钱学森回到中国,着手建立中国自己的导弹事业。同年,北京工学院与苏联包乌曼工学院联合成立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此时入学的彭海蛟眼前一亮,他找到了让自己心中的种子开花结果的方法。在经过严格的政审后,彭海蛟终于步入了学习军工的理想殿堂。他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不仅获得多次奖励表彰,更是在暑期勤工俭学活动中,带领团队试制出中国第一台“压力应变自动测量仪”,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祖国9周年的生日献上了一份真诚的礼物。如此优异的表现让他获得了党的重视,同时也将更重的担子交付在他的肩上。
入党后的彭海蛟不久就遇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援助中国军事项目的苏联专家被连夜撤走,北京工学院与包乌曼工学院的合作项目也受到巨大冲击。就在这十万火急之时,校党委火速决定选拔具有优秀业务能力和扎实科学基础的优秀师生接替项目工程,而彭海蛟正是被选中的一员,他在危难之际担任起导弹自控专业党支部书记和政治指导员的职位,尽心竭力地完成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并接连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市三好学生”,为自己的大学生涯交出最后一张值得骄傲的答卷。
然而大学取得的种种成绩对于彭海蛟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强军强国的道路上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这个刚刚经历过大变革的国家,都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而这条路并非由名利与荣誉铺就,相反却是充满了艰难坎坷与血泪汗水。从北京工学院毕业后,彭海蛟毅然放弃了留校任职的优渥待遇,投身到急缺专业人才的“两弹一星”科研项目当中,在上级组织的分配下成为了国防部导弹设计院第二分院的研究工作者。这一去,便是十年。
当我们今天回顾那一段共和国的传奇历史时,几乎无法想象当时真正的工作环境有多么的艰苦。彭海蛟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入职前的培训中,有这么一句口号:“工作在永定路,埋葬在八宝山。”从那一刻起,他知道了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在前方等待着他的不是鲜花,也不是掌声;只有隐姓埋名的默默奉献和忘我的为国献身。但他并不后悔,因为这是他很久以前,在宁师那昏黄的灯光下便已经默默许下的誓言,是他多年来一路坚持的信念和初心。即使默默无名也不要紧,即使艰难困苦也能够忍耐,因为他知道,他的整个生命他的全部精力都将献给人生最宝贵的事业!
那十年的生活是艰辛的,常驻在酒泉发射基地的彭海蛟从未见过那样荒凉的戈壁,和那似乎永远也不会停息的风沙。在这里,人们缺少水源和食物,从数十公里外运输来的珍贵水资源只能尽可能节省着使用,而便于运输和保存的玉米、土豆等构成了大家的主要食谱,而居住的房屋更是一个个简陋的帐篷。彭海蛟还记得,常常整夜整夜的风沙过后,第二天早晨起来便发现被子上、脸上全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黄沙,他们也舍不得用水冲洗,只是简单地抖落一下就起身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而戈壁滩极端的气候在工作中也变成了巨大的考验。发射试验所用的各种设备都用不同车辆运载,工作人员要长时间地在全封闭的车厢内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戈壁夏天高达50摄氏度的酷暑和冬天低至-40摄氏度的严寒无疑让这样的工作变成了难以忍受的酷刑,但彭海蛟坚持了下来,他和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者一样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将全部的精神放在了一次发射、一组数据乃至导弹上的一个微小的零件上。有时,在寂静的深夜,他也会想家,想起自己远在湖南教书的妻子樊春华和自己出生不久的孩子。由于项目保密的要求,他很难有机会与妻子和孩子团聚,但樊春华却从未因此发出过不满的声音,同样毕业于宁乡师范学校的她有着和丈夫一样的信念和坚持,这位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的女性用自己的方式同样在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同时兼顾家庭大小事务的她也用坚强与忍耐默默给予丈夫最大的支持。
在那十年的奋斗岁月中,彭海蛟取得的成就数不胜数,但在当时却无人知晓。直到有一天在东方大地上一声轰然巨响让世界为之震惊,他才和其他所有工作人员一起悄然隐退了自己的身影。如今已经年近九十的彭海蛟,仍然清晰地记得项目中每一次发射的时间点,记得他和导师张履谦中校共同解决过的每一个技术难题,也记得那十年中与身边的同志同甘共苦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那段岁月,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整个人生当中,成为他此生最宝贵的财富。
成长为参天大树
从“两弹一星”项目中调回家乡后,彭海蛟在湖南计算机厂和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设计院又工作了近三十年时间。长久以来艰苦奋斗的习惯让他继续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绩。他也亲身参与了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部过程,甚至在退休以后他还继续发光发热,在国际质量认证领域又立下汗马功劳。
现在的彭海蛟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如同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不仅先后担任社区党支部书和各种社团职务,热心参与各项公益活动,还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陆续编辑多本著作书籍。一次公益活动中,彭海蛟应邀给赤岗冲小学的师生上开学第一课,他用了“航天梦中国梦”这个标题,用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勉励青少年刻苦学习。也许,这便是当年那个在宁师种下种子,在戈壁沙漠成长,而现在已成为参天大树的老前辈,为祖国的下一代继续播撒下的一颗颗新的信念之种吧!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