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青海招生网

客服
招生网 > 高考招生 > 青海高考招生 > 青海报考指南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在青海高考43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青海高考430分能上的大学

日期:2024-03-18 09:10

高考考试对于每一个省份而言,都有其独立的考试内容和标准,每年的命题也都不尽相同,分数线各个省份也不一样。那么青海高考430分能排名多少?青海高考430分能上的大学有哪些呢?邦博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在青海高考43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和青海高考430分能上的大学(2024)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青海高考43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青海高考430分能上的大学

一:在青海高考43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430分在青海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青海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3年青海高考430分排名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979-3050名,同分人数72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24分(本一批406分),已经超出了青海省82%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3953-4002名,同分人数50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100分(本一批330分),已经超出了青海省87%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2023年青海高考本一批为文科406分、理科330分。若是文科考生,青海省43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线了;若是理科考生,青海省430分也已经达到本一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2年青海高考430分排名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3395-3445名,同分人数51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21分(本一批409分),已经超出了青海省83%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5154-5240名,同分人数87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95分(本一批335分),已经超出了青海省85%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3、2021年青海高考430分排名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3205-3271名,同分人数67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25分(本一批405分),已经超出了青海省83%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5603-5679名,同分人数77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100分(本一批330分),已经超出了青海省84%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二:青海高考430分能上的大学

1、文科

2024年青海文科4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青海大学(最低423分),青海师范大学(最低420分),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27分),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22分)。

省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最低425分),河北大学(最低422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425分),南京财经大学(最低422分),大连海事大学(最低425分)。

2、理科

2024年青海理科4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青海师范大学(最低420分),青海大学(最低423分),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22分),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27分)。

省外:南阳师范学院(最低426分),陇东学院(最低422分),上饶师范学院(最低424分),东北石油大学(最低420分),西北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427分)。

附:青海高考430分院校推荐

青海民族大学

2023年青海民族大学在青海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285分(本一)、理科250分(本一)。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成为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始终立足青海大地,面向民族地区,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10万余名来自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人才,其中有5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8千余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领导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5156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385名,占在校学生的55.32%。

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及学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围绕内涵建设构建以民族学为核心的人文社科和以理学为基础的理工医“两个学科群”,抓住思政课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三个重点”,夯实人才队伍、内部治理、综合服务、基本建设“四大保障要素”,推进实施“八项工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建成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奋斗!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