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高级中学招生录取分数线
学校名称 |
录取分数线 |
宁南高级中学 |
479 |
宁南高级中学困难调整时期(1957~1966)
1956年李平调任宁南中学校长(1956~1962),学校设党小组,李平任党小组长。1958年学校设总务处,喻贵晶任总务主任(1958~1971)。1957年学校设团总支委员会,薛邦银任团总支书记(1957~1961),1960年学校设党支部,谢光德任党支部书记(1960~1966)。1961年张启仁任团总支书记(1961~1966)。1962年秋阿祖德任校长。
1958年学校开始在景星乡天鹤村接官亭修建校舍,共修教室10间,办公室8间,实验室一间,学生宿舍六间,建筑面积900平米,配套设施修建了蓄水池、开水房、礼堂、图书室、阅览室等。1959年春季,宁南中学从东城城文庙旧址全部迁入接官亭新校址。同年增设高中班,招生50人,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328人,1960年上升到538人,1961年简师班停办,加上压缩部分超龄学生,人数减到376人,1966年回升到656人。
1957年到1966年,短短十年间,学校经历了“反右斗争”“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在曲折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1957年反右斗争,教师王定川被定为右派,1958年清查历史有问题的教师,三名教师被调离学校参加劳动改造。这一时期,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教师带领学生二次下乡扫盲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958年学校参加大炼钢铁运动,建高炉二座,老师学生挑炭挑矿炼钢铁。全校师生还参加了建校劳动,挖土方、脱土砖、勤工俭学办工厂、办农场、养猪种菜。1962年到1963年学校在苏家沟办农场一个,学生老师分班轮流劳动,开垦土地50余亩,种植玉米、洋芋、四季豆等,为解决师生生活问题,度过困难时期创造了条件,频繁而高强度的劳动增强了师生的劳动观念,提高了思想觉悟。
1957年的反右斗争,1958年的大跃进,三年的困难生活,学校教学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1960年教育界标新立异提出了“比、学、赶、帮、超”的口号,大搞“一片红”,上“研究课”“讲评课”“集中上大课”等活动,教育秩序混乱,教学质量逐年下降,1963年学校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了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和学校规模,充实了教学设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恢复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964年,全国教育系统掀起了学习上海育才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的热潮,学校组织学习《江苏教育》上刊载的文章,在教学中提倡“紧扣教材,实行讲练结合,注重新旧教材的联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和“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在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方面,1963年开始,学校持续不断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走雷锋成长的道路”活动;1964年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活动,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1962年到1965年宁南中学考入大学40余人,考入中专54人。有的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重点院校。
1957年到1966年在曲折中前进,在困难中发展。困难调整的十年历程,磨炼了教师的思想,锻炼了学生的意志,这是艰辛的十年,难忘的十年。
真理是靠实践的,经验是靠积累的,教训是靠总结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我们没有大胆去尝试解决问题时,我们没有权利说问题的难易。敢闯敢干,大胆实践,问题才会逐渐解决,知识才会逐渐积累,能力才会逐渐提升。以上就是邦博尔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宁南高级中学的基本情况,想了解更多详细情况可以关注邦博尔教育网。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