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特色:建筑、环境、景观园林、室内外装饰装修、会展的设计与创意策划一、人才培养模式概要1、通识与专识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和定位;2、学术共同体、工作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品牌共同体——四大共同体的体制与制度;3、产学研一体化、工学一体化,全面工作室制下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职业生涯,始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4、学科学习任务与专业能力训练导向。
工作实践的产业任务与项目任务导向;5、专业教学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室对所属学生的长期责任指导,培养目标的细分层类与因材施教多样评价机制;6、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教——学方略。
针对产业、行业需求与变化的方向专修与业务实践引导;7、孵化式、浸泡式、陶冶式的培养文化、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工作领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任务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专业设计与技术制作的多种能力,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传统与当代化知识的整合能力,具备较全面的优秀素质,能够在建筑、环境规划、房地产开发、环境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室内外装饰装修公司、会展业等行业中相应的胜任技术制作、组织实施、创意策划与设计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工作,并具有继续学习,自我完善和职业发展提升潜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基本要求1、完成本学科和跨学科的通识与专识10大学习任务,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理论。
通识学习任务——审美、文化、素质、创新、价值专识学习任务——方法、技术、管理、营销、职业2、实践由通识与专识10大学习任务衍生出的N项实际能力的训练,形成全面的专业——职业工作能力(N项实际能力训练参阅“专业与学业指导手册”)3、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严谨、认真、负责、活跃等优秀综合素质,具备有条理的管理个人学习任务,管理专业设计任务的能力,在学院及合作企业的设计产业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初步的专业和职业工作资质。
4、形成理念与思维的系统性,专业与复合知识的系统性,设计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性,进而具备较好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5、在知识和能力的各项基本要求基础上,努力发挥个人的优长、特色、兴趣和志向,形成个人能力强项,形成个人长期发展的思路、规划和理想,形成个人的专业就业竞争力。
四、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类专业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形态构成、设计艺术概论、中国书画艺术认知、传统工艺与民间艺术认知、应用写作、现代设计艺术史、美学导论、设计造型、传统艺术当代化设计、室内设计原理与制图、材料构造工艺与造价、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与模型制作、景观设计与工程、写生与考察、专业技能实训、产学研项目设计等。
五、专业特色教学工作室★吴兆奇工作室专任教师:吴兆奇、刘玉华、吴恩泽、杨碧香、姜程、汤小舟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以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为导向;能掌握本专业对美学、技术、素质、管理、市场、职业多方面要求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教学特色:以“小组制”为基础、以“拼盘制”为向导、以“项目制”为核心、以“实体制”为目标。
工作室主任:吴兆奇讲师院长助理,“第八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作品大赛”高校专业评审组评委。
在全国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篇、作品4套,主持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
2005年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2010年,北京大学景观设计高级研修班结业。
2013年,赴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交流访问。
★袁超工作室专任教师:袁超、许楚君、杨亚林、朱林、罗灵、胡雅汀教学理念:1、坚持“学习——工作”一体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在实战设计中学习,在专业与行业的充分接轨中学习,在课堂与社会的时空转换中学习。
2、强化两个训练——空间形态尺度与创意设计思维的强化训练。
3、持续三种能力——手绘、计算机制图、创意设计表达四年学习坚持不懈。
)教学特色:以同类课程按掌握难易程度归类排序,采取“阶进式”教学方法,以“项目课程包+优质教学团队+真实企业环境——实战型”的方法实施教学。
工作室主任:袁超讲师九三学社社员ADOBE平面设计认证讲师信息产业部CEAC设计专业认证教师2001,武汉新艺广告有限公司设计师2003年,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师2010年,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参编的教材有:《photoshop图像处理与综合实训》、《设计素描》、《高级网页艺术设计》、《摄影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