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院 简 介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始建于1976年12月。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改名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省交通厅。是全国百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之一。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2011年组建了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
学院占地面积485557.60平方米(728.34亩);建筑面积93693.97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336.08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2319万册,电子图书319GB;教学用计算机824台;学生阅览室、多媒体室、语音室总座位数3772个。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在职职工283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317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34人,校内兼课教师91人,校外兼职教师87人,校外兼课教师5人,教师中正教授14人,副高职称的 89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的教师58人、“双师型”素质教师139人;教师中省级骨干教师7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现已基本形成了一支“一专、多能、多证”的专职教师队伍和一支“技高、德优、善导”的兼职教师队伍,构成了“技能熟练,善于引导,效果明显”的教学团队。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27个专业,形成了以交通为主,包括交通、土建、电子信息、旅游等大类相结合的专业结构。专业设置遵循“市场有需求、办学有条件、质量有保证、就业有出路”的建设思路,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形成一个时代感强、内涵充实、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专业结构。目前在校生5342人。
教学设备
学院建设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紧缺人才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
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场所6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服务机构12个。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4个。与学院合作的企业77家(校外实训基地与产学合作单位),半年以上顶岗实习覆盖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95%以上,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丰田(中国)合作建立了T-TEP培训学校,与一汽-大众合作建立TQP培训学校。学院依托行业优势及重点专业,自1993年起相继建立了青海省育才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1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服务机构,既为师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场所,提升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办学的效益,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在其发展过程中,凸现出了“四大功能”——学生实训功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功能、服务社会功能、自我“造血”功能。闯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就业质量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并将就业率作为招生的依据,就业率低的专业严格限制招生。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以信息调研——计划招生——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为一条龙的招生就业服务体系。
毕业生就业工作透明、公正、公开。由于学院加强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学院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在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全省第一、二、三轮“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中,三次名列第一,三次被评为“青海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荣誉
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培养适应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的办学定位,坚持“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二个并重:德能并重,教学、生产并重;三个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相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顶岗实训与就业相结合;四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高原、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紧盯青海交通运输及区域经济发展,36年来,培养了2万多名具有“青藏高原精神”和“青海交通行业精神”,适应“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成分多元、生存环境恶劣”条件下的“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交通建设人才,一大批毕业生立功受奖,有的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经营者、全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绝大多数毕业生成长为全省交通战线的各级领导和技术骨干。近年来学院先后被评为或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全国交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青海省和全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