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为做好2025年春季学期大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上第一堂思政课的相关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白云校区A702举行“思政第一课”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梁东标、纪委书记刘保其、副校长杨翀、各二级学院书记、院长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形势与政策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综合第四党支部书记黄燕媚主持会议。
会上,黄燕媚书记首先强调了新学期开展“思政第一课”的重要性,“思政第一课”是新学期教书育人的重要开端,具有导向性、示范性作用,意义重大。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竹青总结了学校近几年“思政第一课”的开展情况以及以“文化赋能促发展,思想引领共奋进”为主题的2025年春季“思政第一课”实施方案,随后从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为参会人员解读了“思政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学校党委副书记梁东标针对“思政第一课”的实施情况提出三点要求:一、学校近些年开展的“思政第一课”不断创新,成绩斐然,书记、院长齐上阵讲“思政第一课”,真正做到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讲好思政课要敢于改革创新,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实际相距较远,我们要继续探寻贴合学生实际的多种教学方式,思政课要做到认知、行为、情感三者相结合,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三、讲好思政课要迎难而上,在教师素质提升、教学创新、推进实践教学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课程吸引力。
副校长杨翀强调要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学校的专业文化讲好“思政第一课”,形成协调效应。
“思政第一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与行动,转化为坚定理想、指导学习与实践的重要载体。“思政第一课”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书记、院长在思政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注重方式方法。接下来的半个月,各书记、院长们将面向不同年级与专业的同学开展以“文化赋能促发展,思想引领共奋进”为主题的授课活动,用中华文化刷新青春色彩,用家国情怀激扬青年志向,为广卫学子上好“思政第一课”。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