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郑州市金融学校党委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以党建引领,积极开展以“小讲堂 大思政”为主题的“融德大讲堂”党员上思政课活动,将党的理论、红色文化等融入活动课堂,进一步引导学生学思践悟新思想、聚力发展谋新篇。本次活动贯穿2025全年,党员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安排学生每周三晚上在融能楼“融德大讲堂”上思政课。 2025年3月5日晚上,申俊杰老师以《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绝的原因》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的思政课。课堂上,申俊杰老师从历史、文化、制度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史料,剖析了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雨仍生生不息的核心原因。申俊杰老师讲到:“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是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提供了天然的保护,政治体制的稳定性确保了文明的连续性,文化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使得文明能够吸收外来元素并发展壮大,而人口基数的优势则使得文明能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韧性。”他通过对比世界其他古文明的兴衰,强调汉字传承、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等对文明延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新时代语境,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感触颇深。有同学表示:“以前觉得五千年文明是课本上的概念,今天才真正明白,是文字、思想和一代代人的坚守让文明‘活’了下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做文明的守护者,更要做创新的传承者。”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密码,不仅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更跃动于当代青年的血脉中。唯有让青年读懂文明何以不朽,方能激励他们回答时代何以向前;唯有将文化自信深植心田,方能托举起民族复兴的精神脊梁。 未来,郑州市金融学校将持续推进“小讲堂 大思政”活动,通过专题授课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继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培育更多有历史眼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郑州市金融学校开展“小讲堂 大思政”主题思政课活动

申俊杰老师进行授课

申俊杰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