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东莞理工学校举行现场工程师师资培养系列活动之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专题讲座。全校四百多位教职员工共聚融创楼报告厅,共同开启“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实践”的学习之旅。
现场工程师师资培养系列活动之专题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学校邀请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字化教学部部长王征担任主讲人,为大家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视野,帮助教职工了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态势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的行业趋势与成长规划方向。
学校副校长赖彩霞开场发言。她提出“如何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新型技能人才、如何确保技术的公平性与包容性以及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等问题,不仅关乎职业教育的未来,也关系到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职业发展”,并鼓励各位老师努力将讲座中宝贵的知识与见解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讲座上,王征部长从理论层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趋势。通过展示丰富的案例素材,演示人工智能各类型应用的场景、效果与成品,使教师们直观地了解到如何利用大模型进行智能备课,例如快速生成教学素材、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等。其次,王征部长为老师们呈现已经实现、正在优化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实践空间,如借助大模型开展智能问答、个性化辅导、作业批改与学情分析等,以此精准挖掘学生学习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数据依据。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讲座主讲人王征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专题讲座现场
通过讲座,老师们探索智能教育新范式的热情愈发高涨。王征部长对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资源、网站、平台、开发者、产品功能及优势的解读,为老师们开展教育实践创新与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思路与更充足的教科研力量。
此次举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专题讲座,是学校积极响应和落实东莞市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东莞理工学校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打造高素质现场工程师师资队伍,持续关注教育科技前沿动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化素养与创新能力,进而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未来视角,带动教师开展前瞻性的成长规划,有序推进教育数字化,为推动新型质生产力发展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方向。
在讲座后的教师访谈中,传媒艺术系、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踊跃分享。
陈晓君老师由衷感慨:“讲座内容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与广泛影响力,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得以从繁琐的重复性任务中解脱出来,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
陈燕华老师则深感AI技术发展迅猛给整个教师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与促进。她表示,教师要了解AI才能将AI融入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刘言老师谈到:“听完这场AI教育普及讲座,我感触颇深。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重塑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习体验。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更广泛地传播。相信大家都由衷期待AI能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颜芬老师分享:“AI正在逐步改变我们教育行业的面貌,从教学、培训到考试,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化,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我们应紧跟这一潮流,抓住AI带来的机遇,提升教学效果。”
王岩老师延展思考,提出必须同步关注数据安全和伦理问题。邓妩老师提出:“人工智能,可以随时随地解答你的疑问,可以跨越时空,让人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神体验。”
胡小玲老师则开心地说:“今日我最大的收获是见识到了很多未曾听闻的AI人工智能渠道,了解了各大品牌智能AI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学工作的实施路径有了清晰的了解。本次学习,肯定是未来加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新起点。”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