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青年施展才干的最大舞台。今年暑期,徐州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团中央有关工作部署,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聚焦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组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党史教育、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创新创业等主题,组建了多支重点实践团队,奔赴各地开展活动,绘就一幅热情洋溢、色泽饱满的青春长卷。
中国红·青春底色浓
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队成员前往沛县青墩寺小学开展研学和调研活动,拍摄制作红色党史教育宣传微课,坚定信仰指引青年航向。
活动期间,团队师生走进沛县,聆听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那段星火燎原的故事:微山湖畔,中共沛县第一个特别支部在这里诞生,豪迈的沛县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这里演绎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赞歌。在沛县第一个特别党支部建立的故事里,师生们通过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展览和详细的解说,了解沛县革命的发展历程,深刻体悟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和革命前辈的初心使命,用心铭记着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用心感受着中国的发展历程。
田野绿·青春成色足
“青年的作为,一举一动都在为时代积蓄力量;青年的前途,一步一程都与时代共振相联。”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成员发挥组织社团活动优势,以节庆文化为切入点,在邳州市炮车举行“我和我的家乡”乡村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举行家政收纳比赛、包饺子、水果拼盘比赛等贴切生活的赛事,激发乡村新活力,促进邻里和谐。
数字媒体、平面设计、家政服务等专业的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围绕培养乡村“文化能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活动,助力乡村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构建乡村文化发展协同体系,发挥职业院校专业和研究人才优势,为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节庆活动和乡村文化品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传国色·青春本色亮
走出历史焕发新光彩,走进当下释放新动能,走向未来发挥新作用,是保护传承非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历经一个学期的非遗社团培训,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队成员来到铜山区大许镇东探村传承“非遗”文化,在东探村15分钟健康生活服务点,实践团队结合徐州地区民间剪纸、香包等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的特点,聚焦文化的传承,通过生动的中国传统剪纸、香包、中药按摩锤教学,采用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方式,将非遗文化带到基层乡村,丰富乡村空巢老人精神生活,加深了青年学子对非遗文化内涵的理解,唤醒了老一辈的情感记忆,以初心守护非遗,让非遗回归“生活”,再现“本真”。
七彩行·青春特色鲜
青少年美育是一项面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乡村文化促进实践团队成员前往柳新镇陈塘村开展暑期“七彩课堂”活动和社会调研,实践团成员通过调研陈塘村艺术馆、中医馆、村史馆深刻了解乡村文化艺术进展,感受乡村文化振兴。
调研后,实践团队成员将当地文化与当下文化环境相连接,面向乡村儿童开展美育实践课堂,通过讲授艺术文化知识、开展漆扇、国画等实践活动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从而获得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当15名孩子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小心翼翼地绘制着属于自己的漆扇时,现场的氛围温馨而又充满希望。这种互动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
心“乡”约·青春再出发
听党话、跟党走,汇聚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多支实践团以切实解决社会问题,赢得了实践基地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中国教育报客户端、学习强国、交汇点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未来,学校共青团将继续探索社会实践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路径,推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的梦想与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家栋梁之才,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