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很多高校,每所高校办学情况都不一样,一所学校创办到被大家了解是需要一定过程,学校有自己的王牌优势专业不失为学生了解的原因,河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有哪些大家可以多关注。那么河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学什么专业好?本篇邦博尔小编为大家介绍河北科技大学的王牌优势专业以及就业方向。
一:河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24年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金属材料工程
2024年河北省级特色专业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二:河北科技大学专业排行榜(国家级特色专业)
1.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历史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始建于1970年。1993年根据本省制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全国首批增设化学制药专业。1998年化工类专业整合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制药专业整合为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增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专业均通过国际认可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又双双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分别由化学工程系和制药工程系两个系部的教师承担。
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2人。专业还聘任了2名院士、37名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团队是河北省教学团队。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
制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31人,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教师82%,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9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985院校以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2007年药物化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20年制药工程教学团队再次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北省百人计划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河北省“三育人”标兵1人。
主要课程
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执行2021版培养方案。按照“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大学前两年主要重基础和通识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工科基础;其次是侧重工程通用能力的专业基础类课程;然后是凸显专业方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3个专业课程;最后工程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发展诉求选择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在化工、医药、环保、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基础能力外,专业还聚焦化工设计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需求,重点开设化工智能设计模块课程;聚焦精细化工材料,尤其是高端电子化学品的国家需求,开设精细化工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智能化工厂设计、过程模拟与优化、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光电功能材料等。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质量与管理等药品制造过程的研发、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需求,课程体系覆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中药制药,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制造。特色课程包括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合成称反应、国家级双语示范课-波谱解析以及省级虚拟仿真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等在内的50多门课程。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新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源管理、能源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新能源技术开发需求,开设新能源技术开发模块课程;聚焦行业企业对能源管理与评价高端人才的需求,开设能源管理与评价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化工工艺学、能源转化催化原理、新能源技术、能源管理与评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电化学、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等。
学生培养
专业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通过党员班主任制、博士班主任制、优秀学生交流会、优秀学生宣讲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指导。
在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鼓励和支持下,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达200余人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级奖励69项。
专业实力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河北科技大学优势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2019年与南非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2016年该学科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4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参评144 所高校),是我校一级学科中评分和排位最高的学科。二级学科中化学工艺和药物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两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药学三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点。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2年列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列入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作为河北省内首个化工类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再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第二轮认证。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制药工程专业2007年列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作为新专业2020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专业拥有化工制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实验室。与南非大学合建“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南非大学非洲可持续发展能源研究所中国合作中心)”,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拥有石家庄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炼油厂、河北诚信集团、河北旭阳集团、晨阳水漆等20余个稳固的产学研基地。
知名校友
专业建设五十年以来,已培养出了5600余名工程技术人才,遍布河北省及周边区域(京津晋鲁)的化工、制药、环境等企业,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化工、制药及相关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化工制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知名校友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韩布兴、元氏县副县长徐建航、河北英科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伟、晋煤金石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盼锁、河北三川化工有限公司时军兵、河北旭阳集团公司王英其、石药集团李明等。
我校自2010年起设立校友联络员,共聘任1300余名校友联络员,在帮助年轻校友发展、保持信息沟通更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学院积极发挥校友作用,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教育。
毕业去向
化学工程是现代工程学科的四大支柱之一,支撑占国家GDP 14%的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石化、能源、环境、制药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石化、生物医药、氢能被列入18个重点产业链中,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被列入12大主导产业中。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促使河北省及周边区域对化工制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随着产业调整、技术创新、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素质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更受欢迎。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就业单位为中石化、石药集团、齐鲁制药集团、华药集团、旭阳集团、唐山三友集团、沧州大化等知名化工、医药公司,以及工程设计、环境监测、质量检测等公司。基于优良的学风和传统,专业学生每年有40%多的考生进入国内985、211和省部级重点等高等学校继续研究生学习。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近3年,考研率不断上升,多人考入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其中制药141班 ,全班34人,26人考上研究生,19人考入“985”或“211”大学,相关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制药工程专业班集体先后获得多个省级、校级荣誉称号。
2.制药工程
专业历史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始建于1970年。1993年根据本省制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全国首批增设化学制药专业。1998年化工类专业整合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制药专业整合为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增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专业均通过国际认可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又双双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分别由化学工程系和制药工程系两个系部的教师承担。
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2人。专业还聘任了2名院士、37名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团队是河北省教学团队。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
制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31人,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教师82%,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9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985院校以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2007年药物化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20年制药工程教学团队再次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北省百人计划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河北省“三育人”标兵1人。
主要课程
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执行2021版培养方案。按照“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大学前两年主要重基础和通识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工科基础;其次是侧重工程通用能力的专业基础类课程;然后是凸显专业方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3个专业课程;最后工程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发展诉求选择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在化工、医药、环保、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基础能力外,专业还聚焦化工设计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需求,重点开设化工智能设计模块课程;聚焦精细化工材料,尤其是高端电子化学品的国家需求,开设精细化工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智能化工厂设计、过程模拟与优化、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光电功能材料等。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质量与管理等药品制造过程的研发、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需求,课程体系覆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中药制药,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制造。特色课程包括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合成称反应、国家级双语示范课-波谱解析以及省级虚拟仿真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等在内的50多门课程。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新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源管理、能源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新能源技术开发需求,开设新能源技术开发模块课程;聚焦行业企业对能源管理与评价高端人才的需求,开设能源管理与评价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化工工艺学、能源转化催化原理、新能源技术、能源管理与评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电化学、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等。
学生培养
专业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通过党员班主任制、博士班主任制、优秀学生交流会、优秀学生宣讲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指导。
在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鼓励和支持下,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达200余人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级奖励69项。
专业实力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河北科技大学优势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2019年与南非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2016年该学科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4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参评144 所高校),是我校一级学科中评分和排位最高的学科。二级学科中化学工艺和药物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两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药学三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点。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2年列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列入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作为河北省内首个化工类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再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第二轮认证。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制药工程专业2007年列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作为新专业2020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专业拥有化工制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实验室。与南非大学合建“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南非大学非洲可持续发展能源研究所中国合作中心)”,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拥有石家庄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炼油厂、河北诚信集团、河北旭阳集团、晨阳水漆等20余个稳固的产学研基地。
知名校友
专业建设五十年以来,已培养出了5600余名工程技术人才,遍布河北省及周边区域(京津晋鲁)的化工、制药、环境等企业,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化工、制药及相关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化工制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知名校友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韩布兴、元氏县副县长徐建航、河北英科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伟、晋煤金石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盼锁、河北三川化工有限公司时军兵、河北旭阳集团公司王英其、石药集团李明等。
我校自2010年起设立校友联络员,共聘任1300余名校友联络员,在帮助年轻校友发展、保持信息沟通更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学院积极发挥校友作用,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教育。
毕业去向
化学工程是现代工程学科的四大支柱之一,支撑占国家GDP 14%的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石化、能源、环境、制药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石化、生物医药、氢能被列入18个重点产业链中,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被列入12大主导产业中。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促使河北省及周边区域对化工制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随着产业调整、技术创新、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素质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更受欢迎。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就业单位为中石化、石药集团、齐鲁制药集团、华药集团、旭阳集团、唐山三友集团、沧州大化等知名化工、医药公司,以及工程设计、环境监测、质量检测等公司。基于优良的学风和传统,专业学生每年有40%多的考生进入国内985、211和省部级重点等高等学校继续研究生学习。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近3年,考研率不断上升,多人考入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其中制药141班 ,全班34人,26人考上研究生,19人考入“985”或“211”大学,相关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制药工程专业班集体先后获得多个省级、校级荣誉称号。
3.食品质量与安全
河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食品科学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在与食品及相关领域的生产、加工、流通、教育、研究、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内一流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检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分析检测、品质控制、企业管理、安全评价、生产和经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历史沿革
1.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1年,是河北省建立的第一个食品类专业;
2000年获得食品科学硕士授予权;
2008年入选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
2010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20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
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河北省首个通过专业认证的食品类专业。
2.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始建于2003年,是国内第二批招收本科生的高校;
2008年,入选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
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2年,“食品营养与安全”二级学科硕士点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
特色与优势
区域就业率高:专业通过与23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实习基地,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课堂,培养了具有一流实践能力的人才。
创新能力强:依托1个国家级平台和8个省级实践平台,开设创新型实验、开展学术竞赛等提高创新能力。深造率达35%以上。
专业交叉融合度高:从食品产业全产业链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涵盖食品基础、安全控制及精深加工各领域。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广。
师资情况
教师专业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8.46%,其中985或211高校毕业教师占比61.54%,海外学习经历教师占比2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三三三”人才4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此外,专业聘请了10余名行业企业专家任专业兼职教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认知水平。
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4项,研究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其中SCI、EI索引45篇,获得专利授权8项。
主要课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概论、现代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毒理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学科实力
学科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聚焦食品科技前沿,着眼于河北省食品行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科学等研究领域特色鲜明。近5年取得科技创新成果5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创造产值100亿元以上。
科研平台
建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实验中心、河北省乳制品研发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乳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核桃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功能食品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母婴特膳及乳制品技术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4个,为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了优越的平台资源。
实践基地
搭建多领域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食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集团、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双鸽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内外23家知名食品企业建立了长期实习基地,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学生培养
构建科技创新育人体系,培养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每位学生均有博士成长导师、每个班级均有博士班主任,从专业方向指导、科技创新竞赛、学生成长博士导师、博士班主任等全方位多层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70%以上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多名学生获得国家与省级竞赛奖。
知名校友
岳振峰,1996年毕业,现任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晓玺,1998年毕业,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施文正,1998年毕业,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宾,2002年毕业,现任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王永涛,2009年毕业,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何文森,2008年毕业,现任江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成祥,1997年毕业,现任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夏君霞,1998年毕业,现任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刘宝兴,2002年毕业,现任广东苏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耀广,2001年毕业,现任石家庄君乐宝乳品有限公司质量总监。
韩建勋,2007年毕业,现任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4.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历史
材料类起源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7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我校最早招收的本科专业。目前材料类含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三个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冶金材料教育创新高地,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9年被列为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下设液态成型、连接成型、模具工程和增材制造四个专业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8年,该专业瞄准焊接制造“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注重与自动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渗透,专业实力在河北省居首位。
师资情况
材料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7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5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材料类教指委委员4人。教师队伍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资历深、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名师,又有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团队骨干力量,还有学术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作为后备力量,且全部具有工程实践经历或经验。
主要课程
课程的设置以“重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高等数学、线代与概率论、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设计、工程力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工程材料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增材制造原理、材料成型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程基础、CAD技术、材料成形CAE、材料成形设备、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理论和实践课程。
学科实力
材料类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0余家实习基地、8门省级一流课程,有力的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材料类专业聚焦国防战略和国家重大工程,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特色学科,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航空轻质复合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围绕绿色冶金技术、新材料开发、材料成形加工新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新材料开发、制备、成形产业链新技术。与中船黄埔、中航通飞、中电54/13所、宝钢、首钢、河钢等企业联合攻关,开发了先进钢铁及有色金属材料的组织及性能调控,航空及高铁等关键零部件的服役行为评价、高强度易焊接强化型海洋工程用钢的研发及应用、高强铝合金复杂结构件中厚板焊接及其质量控制等先进技术。近五年,承担了各类国家级、省部级、校企联合课题100余项,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60余件,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气垫登陆艇、小鹰500、FAST天眼、复兴号动车组等国家重大工程。
学生培养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反转课堂的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学生通过自学查资料,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教师答疑指导与点评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室参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就业、出国、考研和创业等不同职业规划的同学提供个性化教育平台。以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教学中心为平台,依托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航空轻质复合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平台,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创新训练体系;与中国一汽集团、中国二汽集团、中国一拖集团、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电建集团、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深化。
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航天航空锦标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佳绩。积极进室参研,在校本科生发表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提升了科研能力。
学生就业及考研情况:
主要升研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郑州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云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毕业生除考研升学外,可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检验检疫、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
代表性企业: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知名校友
材料专业拥有日本工程院巨东英院士、全国优秀教师毛磊教授、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灵虎等一大批优秀校友。更有一批长期耕耘在学术科研方面,以材料强国实现强国梦的材料学子们。
贡太敏,2005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中南大学硕士、博士,三一重工泵送研究院材料所所长。主要从事军/民两用高性能摩擦耐磨先进材料的研究,曾于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
尹西岳,2005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天津大学材料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作为技术骨干从事飞航导弹研究及生产工作。
刘建,2006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纳米物理学科博士,现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合金蠕变机制研究以及半导体芯片的失效检测。
张国立,2005级学生,目前任职中国华电集团北京监督中心,先后任职审计专责、监察项目负责人。
刘志伟,2006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工业大学和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电池材料、催化剂、气体吸附分离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苗艳勤,2006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获得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研究。
高新亮,2003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东北大学硕博连读,工学博士,现为燕山大学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钢的研发和连铸坯质量控制的研究。
杨广庆,2003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炼铁新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王伟,2006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航青年拔尖人才,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主要为纳米材料的合成、离子电池、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等。
李战雨,2010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现在河北大学任教,校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新型二次电池(锂电池、铝电池和双离子电池)以及电解质的研究。
黄书友,2003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现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炼钢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设计师,兼职设计经理、项目经理。
韦辉亮,2005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Addit. Manuf.期刊副主编,增材制造研究前沿国际会议RAAM组委会委员,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张勤练,2005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博连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就职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发生器、蒸发器、涡轮泵的装配焊接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发射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可靠的动力保障。
黄宁,2004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北工大和北理工校外硕士导师,致力于航天器结构机器人智能化焊接研究,服务于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航天五院杰出青年人才计划。
李晓鹏,2007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硕、博连读。任职于南京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新材料与异种材料连接/增材、超快激光微纳制造领域的研究。
三:河北科技大学专业排行榜(河北省级特色专业)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本专业任务是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该专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机电产品等工业技术的龙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学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各种机械厂,比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厂)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发动机设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设备维护、生产管理、销售等。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该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基础为主体,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学科交叉型专业。要研究内容包括:过程装备设计与制造,高效节能装备的开发,成套装置的开发与设计,成套工程,设备结构及强度理论,过程安全理论、技术与装备,流程参数控制理论与技术,制冷技术与装备,粉体理论与技术等。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过程装备、机械基础、控制工程、计算机及其它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直接从事化工、炼油、医药、轻工、环保等过程设备与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对于与机电类有关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3.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工程科学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医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之间的重要桥梁。根据院校不同,该专业有食品加工储藏与运输、食品营养安全与检测、食品工程设计与研发、食品品质管理与监督、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向。日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就业前景良好。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工作;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等部门的产品分析、检测工作;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工作等。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及公务员。
4.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历史
材料类起源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7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我校最早招收的本科专业。目前材料类含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三个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冶金材料教育创新高地,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9年被列为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下设液态成型、连接成型、模具工程和增材制造四个专业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8年,该专业瞄准焊接制造“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注重与自动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渗透,专业实力在河北省居首位。
师资情况
材料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7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5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材料类教指委委员4人。教师队伍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资历深、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名师,又有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团队骨干力量,还有学术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作为后备力量,且全部具有工程实践经历或经验。
主要课程
课程的设置以“重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高等数学、线代与概率论、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设计、工程力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工程材料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增材制造原理、材料成型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程基础、CAD技术、材料成形CAE、材料成形设备、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理论和实践课程。
学科实力
材料类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0余家实习基地、8门省级一流课程,有力的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材料类专业聚焦国防战略和国家重大工程,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特色学科,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航空轻质复合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围绕绿色冶金技术、新材料开发、材料成形加工新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新材料开发、制备、成形产业链新技术。与中船黄埔、中航通飞、中电54/13所、宝钢、首钢、河钢等企业联合攻关,开发了先进钢铁及有色金属材料的组织及性能调控,航空及高铁等关键零部件的服役行为评价、高强度易焊接强化型海洋工程用钢的研发及应用、高强铝合金复杂结构件中厚板焊接及其质量控制等先进技术。近五年,承担了各类国家级、省部级、校企联合课题100余项,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60余件,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气垫登陆艇、小鹰500、FAST天眼、复兴号动车组等国家重大工程。
学生培养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反转课堂的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学生通过自学查资料,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教师答疑指导与点评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室参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就业、出国、考研和创业等不同职业规划的同学提供个性化教育平台。以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教学中心为平台,依托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航空轻质复合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平台,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创新训练体系;与中国一汽集团、中国二汽集团、中国一拖集团、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电建集团、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深化。
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航天航空锦标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佳绩。积极进室参研,在校本科生发表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提升了科研能力。
学生就业及考研情况:
主要升研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郑州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云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毕业生除考研升学外,可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检验检疫、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
代表性企业: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知名校友
材料专业拥有日本工程院巨东英院士、全国优秀教师毛磊教授、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灵虎等一大批优秀校友。更有一批长期耕耘在学术科研方面,以材料强国实现强国梦的材料学子们。
贡太敏,2005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中南大学硕士、博士,三一重工泵送研究院材料所所长。主要从事军/民两用高性能摩擦耐磨先进材料的研究,曾于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
尹西岳,2005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天津大学材料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作为技术骨干从事飞航导弹研究及生产工作。
刘建,2006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纳米物理学科博士,现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合金蠕变机制研究以及半导体芯片的失效检测。
张国立,2005级学生,目前任职中国华电集团北京监督中心,先后任职审计专责、监察项目负责人。
刘志伟,2006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工业大学和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电池材料、催化剂、气体吸附分离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苗艳勤,2006级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获得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研究。
高新亮,2003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东北大学硕博连读,工学博士,现为燕山大学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钢的研发和连铸坯质量控制的研究。
杨广庆,2003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炼铁新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王伟,2006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航青年拔尖人才,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主要为纳米材料的合成、离子电池、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等。
李战雨,2010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现在河北大学任教,校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新型二次电池(锂电池、铝电池和双离子电池)以及电解质的研究。
黄书友,2003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现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炼钢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设计师,兼职设计经理、项目经理。
韦辉亮,2005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Addit. Manuf.期刊副主编,增材制造研究前沿国际会议RAAM组委会委员,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张勤练,2005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博连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就职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发生器、蒸发器、涡轮泵的装配焊接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发射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可靠的动力保障。
黄宁,2004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北工大和北理工校外硕士导师,致力于航天器结构机器人智能化焊接研究,服务于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航天五院杰出青年人才计划。
李晓鹏,2007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硕、博连读。任职于南京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新材料与异种材料连接/增材、超快激光微纳制造领域的研究。
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是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塑性成型及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该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专业,是先进制造业和智能制造技术(比如3D打印)的主要专业。也是我国较多工科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从事职业有机械设计/制造、材料类、机械制图、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等。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6.自动化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就业方向
学生在毕业后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就业领域也非常宽广,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道、民航、海关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主要从事与电子信息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7.纺织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成立于1998年。学院汇聚了河北省纺织高等教育的全部资源,在河北省高等教育学科布局中具有唯一性。最早的学科起源分支可以追溯到1912年直隶甲种工业学校织染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是纺织高端管理人才和卓越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纺织工程专业2021年列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2010年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纺织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力量雄厚,学术背景权威。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成果卓著的教授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现有专任教师25人,教授12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12人;4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海外研修背景。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教指委委员1人,分委会委员3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石家庄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名;拥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院级教学团队4个;建有省级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1门,校级示范课程1门,课程组8个;获得省部级教学奖励11项、校级教学奖励20余项;参编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7部。
高端人才培养目标,升学就业指数居高。以培养创新型、国际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高端科技人才为根本目标,设立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设计与贸易、针织与服装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于40%,考博率30%以上,部分学生赴英国、韩国高校深造。毕业生就业数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在同专业领域高校中居于前列。获评河北省级、校级称号50余人次。学生获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一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挑战杯”河北省特等奖、“红绿蓝”杯纺织品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余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在全国同专业领域名列前茅。
全流程实践教学系统,战略性科研平台。拥有6000平米的实验教学大楼和工程训练中心,国内外科研教学仪器1400余台套,固定资产总值3050万元。与中纺集团等20余所龙头企业共建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流程、集成化、体验式、沉浸式实践教学环境。承建“河北省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航空轻质复合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河北省柔性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先进纺织材料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先进纺织材料与加工技术创新平台”,与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省级科技研发平台12个,为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化深度发展,开放式合作培养。聘请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教育部教指委主任郁崇文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陈晓钢教授等为特聘教授,主讲“专业前沿讲座”课程。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际一流名校建立良好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纺织技术专业合作开设“4+1”本硕培养项目。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SCI论文2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拥有多支成果卓著的科研学术团队,近三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获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为科学普及做出了良好示范。
8.服装设计与工程
该专业主要用于培养服装行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优秀时装设计人才,内容以设计为主,兼学制版立裁技术,内容全面,理论及实战丰富,学员学成后能掌握时装流行规律,具备良好的服装制版和工艺制作水平,能够独立开发设计最新时装,在服装品牌工作室或大、中型服装企业进行时装设计工作。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结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服装生产与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服装商品企划、开发板设计)、市场营销、服装外贸、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的就业情况非常好。但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刚毕业的学生不要眼高手低,需要经过工作经验的积累从而担当起重任。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四:河北科技大学简介
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学校坚持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定位,紧紧围绕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2007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6年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