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是一本吗?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邦博尔招生网整理了关于嘉应学院的信息,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通过近年嘉应学院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嘉应学院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所以嘉应学院是二本大学。
具体,请参照该校在你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如下:
嘉应学院各省市录取批次
招生省份文理科招生类型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省控线安徽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69 | 122333 | 435 |
四川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73 | 130386 | 426 |
河南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85 | 161752 | 405 |
贵州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00 | 91189 | 360 |
陕西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21 | 80661 | 344 |
广西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10 | 89825 | 343 |
江西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80 | 81643 | 440 |
甘肃 | 理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K段 | 389 | 61431 | 345 |
安徽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507 | 32620 | 480 |
四川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513 | 34837 | 466 |
河南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86 | 56565 | 445 |
贵州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506 | 24814 | 471 |
陕西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67 | 20662 | 400 |
广西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493 | 21933 | 421 |
江西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 | 515 | 21810 | 472 |
甘肃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K段 | 446 | 18840 | 425 |
云南 | 文科 | 普通类 | 2022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5 | 28498 | 505 |
嘉应学院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广东省 |
创建时间 | 1913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梅州市 | 办学层次 | 普通本科 |
——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23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录取人数为2000多人;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总通过率8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07项;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被国际著名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收录1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9项。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级政府奖4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