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焦作招生网

客服
招生网 > 普通高中 > 河南普通高中 > 焦作中考报考指南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2023博爱一中录取分数线(2024年参考)

日期:2023-11-20 10:10

每年中考过后,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而其中,博爱一中录取分数线受到同学们的关注,邦博尔招生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好了2023年博爱一中录取分数线的录取分数线,大家快来邦博尔招生网看看吧。

2023博爱一中录取分数线(2024年参考)

2023博爱一中录取分数线

关于公布2023年博爱县第一中学录取分数线的通知

全县各初中学校:

现将博爱县第一中学中招录取分数线予以公布,请及时通知到本校相关学生及家长。

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满分为630分(由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组成,不包含中招体育分数,下同)。根据该校的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填报和成绩情况,并报上级审批,现划定博爱县第一中学统招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各初中学校的分配生分数线,按照不同类别的初中学校及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确定,最多可由统招录取分数线下降50分。

博爱一中简介

博爱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之一。2005年整体搬迁至坐落在城北新区的新校区,新一中东临西环路,南靠北一环,北依丰许路,占地 400 余亩,总建筑面积 129504 ㎡。学校设计为 30 轨,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整个设计属全省一流。教学楼与办公楼 25000 ㎡, 90 个教室与办公楼相通。该校现有教职工312人,专任教师278名。

博爱县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历来为豫北晋南的商品集散地,素有 “小江南”、“金博爱”之美称。 博爱县地处河南西北部与山西省交界,北依太行,南眺黄河,与省会郑州、古都洛阳相望。焦晋、焦温、新济高速相继开通,焦柳、侯月、新月、焦太铁路贯穿全境。颇具神话传奇、有“小江南 ”之美称的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游览区、世界地质公园——青天河,风景秀丽,令人神往;月山寺和明清民居村使博爱别具古韵;以太行博竹苑为窗口,华北最大的人工栽培型竹林,更令博爱平添几分江南的灵秀。

创建于1951年3月,原校址在“博爱县第一完全小学(现在的卫东学校)”,学生 56名,教师4名,学制3年,经费由县财政自筹。同年7月,学校迁至县城十街南广场东侧。8月又招收了一个初级师范班。1954年8月,改为“河南省博爱县中学校”,当时有初级中学班6个,学生675名,教职工41名,教育经费列入国家财政计划。8月,初级师范班与焦作市初级师范合并,停招初级师范学生。1957年,学校改为“博爱县第一中学”。1959年,学校奉上级指示代培初中师范班两个,招收学生100名。1962年7月,初级师范两个班与县幼师合并。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受到冲击,正常教学秩序被扰乱。1968年至1972年,学校停办。1972年,学校恢复,将清化高中、一小、二小、西关、九街四个学校的初中班合并于一中,更名为博爱县完全中学。根据新乡地区教育局指示,学校从1975年至1982年每年为新乡师范代培中师班一个。1978年,又更名为“博爱县第一中学”。 1995年8月,博爱县第十中学高中部并入县一中。2000年,学校整体搬迁到博爱县城南鸿昌路东段。为了加快高中教育的发展步伐,县委、县政府决定二次搬迁博爱一中。2005年整体搬迁至坐落在城北新区的新校区。

新一中生活区有学生公寓、餐厅、青年教师公寓等设施,建筑面积 42000 ㎡,实验 17000 ㎡,图书楼 6400 ㎡;有体育馆和标准化足球场、塑胶跑道、室内篮球馆、室内小型足球馆、乒乓球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微格教室、微机室、心理咨询室等。新一中整体景观为“一心、两轴、四庭、五园”,即以教学楼前广场为中心,以南北、东西为两轴线,安排了海棠庭、玉兰庭、寒梅庭、桂花庭,知湖涤心园、桃李溢芳园、林爱饮翠园、丹枫秋染园和修竹怡情园等景观,有人在画中之觉。新一中新一中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依据良好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内部科学化管理,加大学校内部改革力度,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建校半个多世纪来该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兴科研,推名师,育英才,形成了“团结、文明、求实、争先”的校风、 “严谨、开拓、敬业、爱生”的教风和 “励志、诚信、博学、创新”的学风。教育水平稳步发展,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该校现有教职工中,享受国家津贴的优秀教师2名,省市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41名,研究生学历教师5名,本科达标率98%。新校建成以来,教师已撰写教科研论文200余篇,获省级一、二、三等奖的论文有48篇,市级优秀成果奖的有25篇,参编、合编、主编的各类学术著作26项,获奥林匹克赛辅导奖和其他国家级省级辅导奖26次。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硕果累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2001年该校高考上线人数891人,2002年上线人数900人,2003年、2004年逐年上升,2005年上线人数达到1071人。先后有刘小新、马冬冬考入清华大学,褚大军、马俊才、靳惠子考入北京大学,张娟被评为焦作市形象大使,吕伟伟获梨园春擂主,另有26名毕业生已获博士后称号。2011年高考,该校王云飞同学以焦作市文科状元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学校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建筑色彩和谐一致。环境建设力求“净化、绿化、美化、知识化”。目前,学校绿化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绿荫覆盖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观景水域占校园1/6,芳草青青,百花争艳。雕塑、假山、壁画、标语布局合理,形成了“四季呈绿、三季有花、道路平直、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文明学校”;被焦作市授予“焦作市花园式单位”、“焦作市绿色学校”、“焦作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所有教学楼连廊和教室均悬挂着名人名言标语牌,对学生产生激励鼓舞作用。严格落实全天候保洁制度。整个校园给人一种大气、幽雅、洁净、美观的感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的熏陶、美的享受、智的启迪、情的感染、行的规范。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了高雅环境的育人功能。

在丰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学校还注意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形成了“团结、文明、求实、争先”的校风,形成了“严谨、开拓、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勤思、善问、刻苦、奋进”的学风。学校引导师生秉承“励志、诚信、博学、创新”的校训,自勉自励。身体力行,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校园精神内涵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博爱一中人敢于进取,勇争一流的精神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校被确立为“中国语文教育学会研究基地”、“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基地” 、“河南师范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被河南省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文明学校”,被济南军区授予“招收飞行员先进学校”,被焦作市授予“收费规范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安全文明校园”等。物换星移,博爱一中已届“花甲”年华。回首往昔,她披荆斩棘,胜利地走过漫长的道路,博得人们的尊敬;欣逢盛世,今后,她必将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奔向灿烂的前程。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越四海。在近60年的风雨历程中,博爱县第一中学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透过博爱一中的发展历程,我们足以深刻地感觉到60年来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今欣逢盛世,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精神鼓舞下,承载着近六十年深厚文化底蕴与博爱人民殷切希望的博爱县第一中学,一定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2023博爱一中录取分数线,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相关文章